南涧县举行2023年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交流培训暨南涧彝族跳菜第四期“百名人才”培训

2023-08-11 19:02:52     出处:云南日报


【资料图】

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搭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合作平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群众、融入生活,8月9日上午,2023年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交流培训暨南涧彝族跳菜第四期“百名人才”培训在南涧举行。

开班仪式上,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逵对南涧县人民政府、各县(市)文旅局给予此次培训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介绍了大理州非遗保护工作和大理州生态保护区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希望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学习,互相交流,学以致用,共同推进大理传统歌舞乐保护传承工作,为大理生态保护区作出新的贡献。

南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童莹莹对参加培训交流的导师及非遗传承人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南涧县经济社会发展及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情况,希望通过学员共同努力,不断探索实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保护。

此次培训,学员共同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与传承的认识》、《漫谈数字时代非遗艺术的传承与传播》、《浅析云南少数民族歌舞乐的传承与发展——以大理地区为例》等理论课程,体验了南涧县民间宴席跳菜技艺展示,进行了歌舞乐记忆传承人群现场交流,调研了南涧县非遗基础设施利用,开展了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传承保护研讨交流,举行了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代表性项目技艺展演。

“通过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资源保护方面的集中授课、项目交流展演、传承发展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广大非遗传承人的技能素质,让他们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方法。”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一级调研员李建华向记者介绍道。

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是全省、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项目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类型丰富,形式多样,南涧跳菜、彝族打歌、白族锁呐、剑川白曲、白族大本曲、白族霸王鞭、傈僳族山歌、弥渡山歌等非遗项目都广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全面推进保护区建设是每一位传承人的使命与职责,参加这次培训收获很大,受益匪浅,让我认识到非遗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还有很多的潜力去挖掘它、弘扬它,我们传承人要抓住时代的机遇,努力做好非遗传承工作,生生不息。”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涧跳菜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阿本枝激动地向记者讲道。

理论培训课上,一名身着白曲民族服饰的学员正在认真听讲,“这次非常荣幸我们从剑川来到南涧,和各位师生一起学习交流,共同进步,我们会把握好这次学习机会,将传承工作做好,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去交流学习。”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剑川白曲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宝妹说道。通过进一步提升广大非遗传承人技能素养,营造社会关注民间传统文化良好氛围,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促进大理州民族民间歌舞乐传承发展,有效改善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增强民众的参与感、获得感、认同感,进一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服务当代、造福人民的作用,加快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开展人才交流培训,初衷就是要补足传承人的技能短板,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更好的面对当今时代新变化,让传统文化逐渐融入现代生活,提升非遗文化底蕴,提高项目传承技艺,让非遗走得更远,传遍大江南北,为达成这一心愿,需要广大非遗传承人的齐心协力和长久支持,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推进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技艺上的突破,也需要思维上的转变,明确受众主体,打破思想局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百花竞开,百花争艳,实现非遗文化向新发展。

“举办这次民族民间歌舞乐培训,意义重大,让我们的非遗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文化艺术工作者对我们民族民间歌舞乐有一个全新的了解和全新的认知,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我们优秀的民族歌舞乐活动当中去,对我们塑造民族文化自信有很大的好处和提升。”大理州群众艺术馆副馆长谢莉鸣介绍道。

据悉,本次培训由大理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涧县文化和旅游局、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目前,全州共有各级非遗项目723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44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项居云南省第一,共有来自大理市、剑川县、云龙县、洱源县、弥渡县、南涧县六个地域的歌舞乐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承群体参加培训。

标签: